• <strike id="ki2ia"><s id="ki2ia"></s></strike>
    <samp id="ki2ia"><pre id="ki2ia"></pre></samp>
    行業動態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動態 >
    濰坊市中心城區環境衛生專項規劃(2018-2035) (大件垃圾收運處理)
    瀏覽:772 發布日期:2020-11-09
    一、 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為2018-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2年,遠期至2035年。
    二、 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2035年中心城區規劃建成區范圍,面積約335平方米公里。
    具體范圍可根據批復的新版總歸進行調整完善。
    三、垃圾分類收集規劃
    (一)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
    想為指導,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加快建立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機關帶頭、全民參與、協同推進、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倡導并建立城市低碳、綠色的生活發展方式,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
    (二)生活垃圾分類原則
    政府引導、強力推動
    社會動員、廣泛參與;
    因地制宜,科學推進
    (三)生活垃圾分類總體目標
    到2035年底,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中心城區形成
    較為完備的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積極倡導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逐步減少垃圾源頭產生量。
    (四)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規劃
    (1)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標準
    規劃按“大分流、小分類”的思路進行分類。
    大分流:按照日常生活垃圾大件垃圾、糞便、餐飲垃圾、建筑垃圾(含
    裝修垃圾)、醫療垃圾等進行分類。
    小分類:生活垃圾按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四類
    進行分類。
    近期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80%,遠期垃圾分類收集率達到95%。
    (2)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方式
    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主要分住宅區居民、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兩種方式。
    ①住宅區居民
    近期引導并強制居民對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三
    類進行分類,廚余垃圾瀝干水分后投入其他垃圾,鼓勵居民區和居民家庭安裝廚余垃圾處理器。在人群素質較高的小區試點廚余垃圾單獨分類,即垃圾四分類期,推廣并強制廚余垃圾單獨收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四類進行分類。
    ②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
    中心城區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公共場所管理單位和
    相關企業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進行分類。
    (3)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規劃
    生活垃圾收集點、廢物箱等分類收集容器應盡量結合現有收集容器進
    行改造或更換,做到位置合理、數量足夠,便于投放和分類收集作業。分類收集容器標識應明顯、規范,顏色和圖樣符合技術規范
    (五)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要求
    可回收物分類投放時,應盡量保持清潔干燥,避免污染;有害垃圾分
    類投放時,應注意輕放;廚余垃圾應從產生時就與其他品種垃圾分開收集,投放前盡量瀝干水分;其他垃圾作為一類單獨收集,投入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保持周邊環境整潔。
    (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實施
    根據濰坊市中心城區環衛實際,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應分步實施,具體
    實施方法如下: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強化目標考核,健全法規制度,運用科技手段,小到大、易到難,加強輿論宣傳,落實保障資金,加強與分類收集配套的收運、處置設施建設。
    四、環衛現狀問題分析
    (一)生活垃圾產量與性質
    濰坊市中心城市范圍(包括奎文區、濰城區、坊子區、寒亭區、高新
    區、經濟區、保稅區、峽山區、濱海區)2017 年生活垃圾清運量約 1782 噸/日,其中七區生活垃圾清運量約 1600 噸/日。根據歷年統計數據發現,中心城市生活垃圾以每年7%的速度增長,增長速度較快,垃圾處理壓力不斷增大。生活垃圾性質復雜,廚余垃圾占比較大。
    (二)生活垃圾收運處理
    (1)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資源回收利用率低。濰坊市中心城區生活垃
    圾現狀主要采用混合收集方式,生活垃圾基本上是混合投放、混合清運及混合處理,資源化程度低,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不符,且增加了垃圾處理壓力。目前,中心城區約有 80 個小區進行了垃圾分類收集嘗試,企業設置智能垃圾分類回收箱,將垃圾分類為金屬類、廢紙類、塑料類、織物類、玻璃類、有害類、其他類。采用政府宣傳引導、企業主體運作、社區具體管理運營的模式進行。智能回收箱相當于一個廢品前置回收過程,把本應交給廢品收購商的廢品轉移到了垃圾分類回收箱內。但垃圾分類收集尚處于起步階段,居民垃圾分類意識還未形成,大多數居民對垃圾分類標準比較模糊;且垃圾分類收運處理體系還不夠完善;另外,由于缺少強制性措施,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規范支撐,分類效果不夠理想。
    (2)居住區生活垃圾收運模式為收運車輛駛入小區內部,挨個垃圾收
    集點進行垃圾收集。部分小區道路狹窄,垃圾收運車進出不方便;小區垃圾收集點分散,環衛人員挨個垃圾收集點收集垃圾噪聲大、氣味大,對周邊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且效率較低。
    (3)部分生活垃圾轉運站,特別是老城區垃圾轉運站分布密集、規模
    小、封閉性差、且緊鄰居住區、周邊也未設置綠化隔離帶,作業時噪聲、飄塵、臭氣、滲濾液對周邊影響較大,周邊群眾反映強烈。部分區的轉運站已經超負荷運行,需新建轉運站以減輕現狀垃圾轉運壓力。
    (4)目前,生活垃圾以焚燒處理為主。垃圾焚燒廠距離濰坊市中心城
    區距離較遠,而目前以小型轉運站為主,并且存在著以車代站、垃圾直運等形式,運行效率低,造成資源的浪費。隨著生活垃圾清運量的不斷增加,垃圾焚燒廠前兩期1500 噸/日的處理能力已經無法滿足垃圾處理需求,正在進行三期建設,設計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 1500 噸/日。
    (5)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在垃圾焚燒廠投入使用之后,僅作為飛灰填
    埋場和備用垃圾處理廠。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隨著十幾年垃圾量的增大,以及雨水的進入,滲濾液大量積存,液面上升,威脅壩體的安全,而滲濾液處理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填埋場剩余容量僅 30.0 萬方,如遇大量垃圾進入,將無法處置;飛灰填埋場剩余容量 1.8 萬方,預計能夠使用到 2019 年 10 月,需另尋飛灰填埋場地。
    (三)其他固體廢棄物收運處理
    目前餐飲垃圾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收運處理體系,由專業化公司運
    作。但大件垃圾、糞便、建筑垃圾等其他固體廢棄物均未得到有效的收集、轉運和處理,矛盾較為突出,體系亟待健全。
    大件垃圾。在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進程中,城區居民家庭擁有家
    具數量在逐年遞增,大件垃圾的棄置量也不斷增加。根據不完全統計,濰坊市中心城區大件垃圾現積存量約 4000 噸,每月產生量約 600 噸,而目前沒有大件垃圾收運與處理途徑。特別是奎文區、濰城區,寸土寸金,人口密度大,很難找到專門堆積和處理大件垃圾的場地,目前臨時場地有限,堆積爆倉,具有極大消防安全隱患。大件垃圾目前兩種主要處理途徑:送至農村使用和進入廢舊物品回收市場修復后重新利用。
    部分不可利用的大件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進行處置。
    五、生活垃圾產量預測
    影響生活垃圾產量的因素主要有:人口數量、居民燃料結構、居民的
    消費水平、居民的工資收入、居民的生活方式變化、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以及生活垃圾的源頭管理等。在這些因素中,人口數量是主要因素,其他因素也會對垃圾量產生影響,垃圾產量是這些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根據《濰坊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濰坊2048遠景發展戰略
    及市域空間功能布局規劃》、《濰坊市城鄉統籌規劃》,預測2022年中心城區、中心城市人口分別約180萬人、297萬人,2035年人口分別約315.6萬人、411.2萬人。
    根據統計,現狀濰坊市中心城市歷年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約為 0.83
    千克/人·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對我國 500 多個城市生活垃圾產量的統計分析,大中城市約在 0.8-1.1 千克/人·日左右。根據《生活垃圾轉運站技術規范》(CJJ47-2016),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值為 0.8-1.0 千克/人/日。根據《城市環境衛生設施規劃規范》(GB50337-2008),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值為 0.8-1.4 千克/人·日。參照國內其他城市和經濟發達國家生活垃圾產量變化情況,預計今后一段時期內濰坊市中心城區人均生活垃圾產量會略有增長,但隨著生活垃圾的全面控制,產量逐漸保持平穩。
    結合濰坊市現狀數據與相關研究,預測人均生活垃圾日產量指標取值
    近期為0.95 千克/人·日,遠期為 1.0 千克/人·日。
    由于缺少單獨中心城區垃圾準確的產生量數據,且歷史統計數據僅近
    4 年較為準確,回歸分析法存在一定誤差,故主要以平均日垃圾產量法進行預測。
    根據計算公式:Q=R×C/1000,
    Q:生活垃圾平均日產量(t/d);
    R:收集范圍內規劃人口數量(人);
    C:預測的平均日人均生活垃圾產量(kg/人·d)可取 0.8-1.4,本次
    規劃近期取 0.95 千克/人·日,遠期取 1.0 千克/人·日;
    計算得出,濰坊市中心城區、中心城市 2022 年生活垃圾日產量為
    1710 噸、2821.5 噸,2035 年中心城區、中心城市生活垃圾日產量為 3156 噸、4112 噸。
    六、國內城市垃圾分類情況
    2000年6月,我國確定了8個城市進行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工作,此后
    其他一些城市也進行了試點,取得了一定成績和經驗。2017年,我國再次確定46個垃圾強制分類重點城市。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目前已正式開始實施,通過法律的強制
    性,推動垃圾分類,包括固化共識性的管理要求、明確各類責任主體、強制源頭減量落實分類體系的全程監管等內容。推進全面覆蓋,推進“兩網融合”體系,提升分類收運和中轉能力;提高處理能力,按照高標準、嚴要求,加快項目落地,同時落實末端設施嚴格監管。《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將垃圾分類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濕垃圾四類,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全程體系建設。對分類收集容器配置要求,分類標志標識,分類投放要求,大件垃圾、電子廢棄物投放提出了具體要求。并提出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
    山東省目前有泰安、青島、濟南三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泰安市2011
    年出臺《泰安市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工作實施意見》,2012年印發《關于推進全市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工作的通知》,隨后《泰安市城市建筑垃圾處置管理辦法》、《泰安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泰安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等相繼出臺并實施。遵循“有害單放、餐廚分裝、可用回收、投放易行”的原則,把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餐廚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它垃圾四類。其中,有害垃圾和餐廚垃圾屬于強制分類垃圾。
    青島市2018年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青島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正在征求各方意見。鼓勵和引
    導居民對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和大件垃圾進行分類,廚余垃圾瀝干水分后投入其他垃圾,大件垃圾和裝修垃圾實行源頭分流。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團組織、公共場所管理單位和相關企業開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按餐廚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進行分類,大件垃圾和裝修垃圾實行源頭分流。
    濟南市城管部門已在部分街辦社區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出臺實施《濟
    南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總體方案(2018-2020)》。實施強制分類的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示范片區、試點社區(村)內的居民住宅區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三類。
    (1) 廈門經驗
    2017年12月,住建部在廈門召開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觀摩和學習廈門垃圾分類工作。廈門市是2000年試點垃圾分類的8個城市之一,也是《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在2020年底之前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計劃單列市。廈門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經過多年以來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努力,全市上下共同推動垃圾分類,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氛圍已經初步形成,基本形成了“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格局,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①以設施為軸:近年來,按照全鏈條推進垃圾分類的要求,廈門市市
    政園林部門加大力度補短板,加快垃圾分類處理設施的建設,為垃圾分類的“廈門實踐”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避免了分類后的垃圾“埋在一起、燒在一起”。近年來廈門市建成1座餐廚垃圾處理廠、3座垃圾焚燒發電廠、1座生活垃圾處理示范廠2座大件垃圾處理廠、1座工業廢物處置中心,能夠為前期的垃圾分類提供基礎的處理保障。廈門逐漸建立起“垃圾分類直運”的模式。像公交車那樣,設置固定的行駛路線和站點,由專門的分類垃圾收運車定時到各站點收垃圾,然后直接運送到垃圾處理廠。可回收物由回收企業負責上門收運:廚余垃圾按照“公交化”運行模式,定點定時收運:有害垃圾通過專用轉運車進行運輸;其他垃圾采取直運和轉相結合的方式運往垃圾焚燒廠或填埋場。
    建成全省首個餐廚垃圾信息化管理平臺,建立垃圾源頭追溯機制,綜
    合運用數據庫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等,接入全市43部餐廚收運車,2200余張餐廚垃圾桶RFID卡信息,560余家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的數據信息,實現餐廚垃圾產、收、運、處全過程信息化監管島內已建立起大件垃圾預約上門收運體系,全面實現城市垃圾大分流,為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創造良好條件。目前島內思明、湖里兩區已經各建成一座大件垃圾處理廠,日處理能力超過200噸。兩座大件垃圾處理廠投用的同時,思明、湖里兩區還建立了大件垃圾預約上門收運體系,不僅開通了預約電話,還配套了專門的收運車輛。
    ②宣傳教育為翼:垃圾分類最重要最基礎的工作是發動全體市民共同
    參與。為此廈門市加大宣傳力度,充分調動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戶外LED屏等媒體資源,進行全媒體、全陣地宣傳;印發了50多萬冊《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導手冊》和100多萬份宣傳單入戶宣導;組建了社區宣講團和社區書院師資庫,共對督導員、社區工作者、物業保潔員、導游等培訓400多場36000多人次。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率先垂范,社會團體、民主黨派、宗教人士、志愿者積極投入,開展垃圾分類“進家庭、進小區、進學校、進機關、進醫院、進企業、進景區、進軍營”等“八進”活動。
    ③法制護航為基:《廈門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于2017年9
    月10日起正式實施。這是全省出臺的首部關于垃圾分類的地方性法規。《辦法》共七章五十三條,主要包括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與處理、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落實管理機制、建立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明確個人的權力和義務落實三化要求、細化分類管理、做好制度保障,在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四個環節都有相對應的法律責任,《辦法》為最終實現全民生活垃圾分類提供了法制保障。
    ④共同締造為路:廈門積極創新社會治理,通過開展“美麗廈門共同
    締造”發動民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進一步增強市民的“共同家園”意識。垃圾分類工作的全面開展是其中重要的內容。通過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市民勤勞之手同向發力,廈門已經在全社會形成了小區居民、督導員志愿者、社區工作者、環衛部門、相關企業共同推動垃圾分類的良好態勢。
    (2)深圳經驗
    深圳,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載著2000多萬人口,每天
    產生的生活垃圾超過2萬噸,嚴重威脅著城市發展。實踐證明,實行垃圾分類是破解垃圾圍成的有效途徑。作為全國首批8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深圳堅持社會化和專業化相結合的雙規戰略,運用“大分流、細分類”的推進策略,走出了條具有深圳特色的垃圾分類創新之路。
    成立全國首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專職機構。2013年7月1日,全國首
    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專職機構——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掛牌成立。隨后各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機構也相繼成立。形成較為完備的規范標準體系。近年來,深圳市在垃圾分類管理領域先后出臺1個政府規章、3個地方標準和7個規范性文件,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規范標準體系。2017年6月3日發布了全國首份《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引》,為垃圾分類工作帶來了破局之力。
    “大分流、細分類”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
    深圳市已經建立起“源頭充分減量、前端分流分類、中段干濕分離、末端綜合利用”的大分流、細分類的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對產生量大、產生源相對集中、處理技術工藝相對成熟穩定的綠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廚垃圾實行大類別專項分流處理。根據家庭生活垃圾的性質和回收利用情況,要求居民對玻璃、金屬、塑料、紙張和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廢舊織物、年花年桔進行分類。
    廣泛開展宣傳推廣活動。許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熱心市民常年關
    注、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并受聘成為深圳生活垃圾分類推廣大使。13家公益組織攜手成立深圳垃圾分類公益服務聯盟,實現與政府之間的優勢互補,組織志愿者深入社區、學校宣傳推廣垃圾分類。同時,組織編印中小學和幼兒園垃圾分類知識讀本,在校園開展垃圾分類實踐活動。2018年初,生活垃圾分類公眾教育蒲公英計劃正式啟動,通過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和微課堂,招募志愿講師,規范培訓,實現垃圾分類公眾教育的規模化和常態化。
    七、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方式選擇
    中心城區生活垃圾采用回收利用、焚燒處理、生物處理、最終衛生填
    埋相結合的綜合處理模式。根據垃圾性質預測,規劃2022年回收利用、焚燒處理、生物處理量之比約為25:60:15,則中心城區回收利用、焚燒處理、生物處理量分別為555.8t/d、1333.8.0/d、333.5t/d,中心城市回收利用、焚燒處理、生物處理量分別為917.0t/d、2200.8t/d、550.2/d。規劃2035年回收利用、焚燒處理、生物處理量之比約為30:30:40,則中心城區回收利用、焚燒處理、生物處理量分別為1230.9t/d、1230.9/d、1641.2t/d,中心城市回收利用、焚燒處理、生物處理量分別為1603.8t/d、1603.8t/d、2138.4t/d。
    可回收物逐步推廣資源回收,沿用并規范目前可回收物收運處理體系,
    由專業化公司運作。根據可回收物的品種和產生數量,合理確定或約定收運頻率。在可回收物分揀站進行二次分揀后,送至再生資源加工基地進行資源再利用,保障可回收垃圾妥善處理。
    建立有害垃圾收運處理處置體系,委托有相關資質的企業運輸、處置
    收集的有害垃圾。有害垃圾通過回收網點、有害垃圾收集箱單獨收集。根據有害垃圾的品種和產生數量,合理確定或約定收運頻率。收集的有害垃圾暫存在有害垃圾回收站,統一收集整理后交由有資質的危廢專業處理公司進行無害化處置。危險廢物的運輸、處置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建立完善的廚余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由環衛部門或專業化公司負責運
    作。廚余垃圾采用密閉專用車輛運送至分類垃圾轉運站,后統一運至餐廚廢棄物處理中心進行生物處理。
    八、垃圾處理設施近期建設規劃
    近期建設項目包括靜脈產業園內再生資源加工基地、20萬m³飛灰填
    埋場,垃圾綜合處理廠內糞便處理廠、市級大件垃圾中轉站,以及市級建筑垃圾處理廠、建筑垃圾消納場等。
    近期建設垃圾處理設施統計表
    序號 名稱 位置 建設情況 占地(ha) 備注
    1 市級大件垃
    圾中轉站
    原垃圾填埋場
    東北角北壩東側
    新建 0.3  
    九、大件垃圾現狀
    大件垃圾指重量超過5kg或體積超過0.2m³或長度超過1m,且整體性
    強而需要拆解后再利用或處理的廢棄物(如廢家具)及各種廢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等。
    包括家具(床架、床墊、沙發、桌子、椅子、衣柜、書柜等具有坐臥以
    及貯藏間隔等功能的廢舊生活和辦公器具,包括制作家具的材料等)、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家用電器有電視機、電冰箱/柜、空調、洗衣機、吸塵器、微波爐、電飯煲、烤箱、熱水器等,電子產品有計算機、打印機、傳真機、復印機及電話機等)。
    其他大件垃圾(廚房用具、衛生用具、行走車輛以及陶瓷、玻璃、金屬、
    橡膠、皮革、裝飾板等不同材料制成的各種大件物品等)
    根據統計,城區居民家庭擁有家具和電子產品數量都在逐年遞增,在
    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進程中,大件垃圾的棄置量也會有所增加。濰坊市中心城區大件垃圾現積存量約4000噸,每月產生量約600噸。特別是奎文區、濰城區,寸土寸金,人口密度大,很難找到專門堆積和處理大件垃圾的場地,目前臨時場地有限,堆積爆倉,具有極大消防安全隱患。
    目前,濰坊市中心城區大件垃圾收運處置系統尚未建立,僅濰城區設
    置一處臨時大件垃圾拆解場,位于濰城區西環路生活垃圾轉運站站內 ,占地面積0.35公頃,面向濰城區產生的大件垃圾。拆解后的大件垃圾運至垃圾焚燒廠焚燒處理。
    另外,大件垃圾還有兩種主要處理途徑:送至農村使用和進入廢舊物
    品回收市場修復后重新利用。電子垃圾,有部分經過分選后拆解出售,實行電子垃圾拆解、回收的大多數為規模小、技術手段落后的小型作坊式企業,由于在拆解過程中不規范操作、剩余部件混入生活垃圾處置,對區域生態環境造成了潛在的危害。部分不可利用的大件垃圾混入生活垃圾進行處置。
    十、大件垃圾收運處理規劃
    (1)大件垃圾預測
    預計到2022年、2035年,濰坊市中心城區大件垃圾產量分別為66.7
    噸/日、102.6噸/日。
    (2)大件垃圾收運規劃
    根據濰坊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收運的特點和居民對垃圾處理和環境保
    護意識的情況,采用定時定點收集和預約上門收集相結合的方式,確保形成大件垃圾的單獨收運系統。
    定點定時收集。即在各街道、社區建立若干個大件垃圾收集點,由政
    府部門協同各物業對居民進行宣傳與引導,大件垃圾產生者在規定的時間將大件垃圾放置在指定收集點。清運公司或環衛部門確定各個收集點的收集時間和頻率,定點定時派專業人員、隊伍負責輪流收集清運,統一調度和管理。
    預約上門收集。對于數量較多的大件垃圾產生者,可以采用電話預約
    或網上預約的方式,預約上門回收。完善網上預約和電話預約平臺和相關信息處理系統。經過系統的優化決策安排最優最合理的收運線路和時間,提高效率,也是“智慧環衛”的一個重要體現和應用。清運公司或環衛部門,派專業人員、隊伍負責有償收運。
    (3)大件垃圾處理規劃
    清運公司或環衛部門將大件垃圾首先運送至大件垃圾中轉站。在這里
    大件垃圾首先運至車間進行檢測,對其價值進行評估,做一次分揀。品相較好、還能使用的大件垃圾,直接回收利用,低價出售或贈送給有需要的困難群眾。對無法直接回收利用的大件垃圾,進行解體后分揀,對可再使用的部件,進行回收,運至靜脈產業園內再生資源加工基地資源化利用。剩余垃圾的混合物,包括金屬、皮革、海綿等適于熱解的物質,進入破碎系統進行破碎后,運至垃圾焚燒廠進行進一步處置。實現由整化零,變廢為寶。
    對電子垃圾、廢家電等大件電子垃圾,走規模化道路:科學化分類—
    專業化處理—無害化利用。經過適當處理后進入靜脈產業園內電子垃圾綜合處理基地,對電子垃圾進行回收處理。
    (4)大件垃圾轉運處理設施規劃
    大件垃圾中轉站:近期在符山垃圾綜合處理場內建設一處市級大件垃
    圾中轉站,占地面積0.3公頃。有條件的區結合一二級環衛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大件垃圾中轉站對大件垃圾進行分揀、回收、拆解、破碎。
    再生資源加工基地:在濱海區靜脈產業園內近期規劃一處再生資源加
    工基地,對拆解的可回收資源進行再加工利用,預留面積約10.0公頃。

    Copyright © 2014-2016 濰坊市園林環衛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536-8527326 郵箱:ylhwjt@126.com 地址:濰坊市奎文區虞河路2122號
    備案號:魯ICP備20008594號-1 技術支持:小象科技
    濰坊市園林環衛集團有限公司從事園林綠化、環境衛生、景觀設計、市政設施等業務,歡迎洽談合作!

    国产日韩久久久精品影院首页 |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中文字幕一区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 精品欧洲男同同志videos|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丰满白嫩大屁股ass|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麻豆|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国产精品爽黄69天堂a片| 亚洲精品永久www忘忧草|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思热99re视热频这里只精品|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校园春色国产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99精品热线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二三区|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久久久久久影院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小说|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 精品永久久福利一区二区|